了解更多予華儀器資訊,關注行業動態
紫外分析儀(Ultraviolet-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)是一種廣泛應用于科學研究、藥物分析、環境監測等領域的儀器。該儀器利用紫外和可見光區的電磁輻射,測量樣品對這些輻射的吸收和透射,從而了解物質的光譜特性。
工作原理
紫外分析儀基于比爾-朗伯定律,即光的吸收與溶液中物質濃度成正比。紫外分析儀通過以下步驟實現光譜測量:
- 光源發出連續光譜范圍的光束。
- 光束通過一個單色器,選擇所需的波長范圍。
- 波長選擇后的光束進入樣品室,與待測樣品相互作用。
- 檢測器接收經樣品后的光束,并將其轉化為電信號。
- 電信號經過放大和處理后,轉化為可視化的光譜圖或數據。
紫外分析儀通常可以在190到1100納米的范圍內進行波長測量。紫外光譜區域(190-400納米)常用于分析含有芳香族化合物、天然產物和染料的樣品,而可見光譜區域(400-700納米)適用于分析金屬絡合物和彩色溶液。
![]()
應用領域
紫外分析儀在多個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:
1、藥學研究:通過測量藥物的吸收光譜,可以確定其最大吸收波長和濃度范圍,從而進行藥物分析、質量控制和穩定性研究。
2、環境監測:紫外分析儀可用于水質檢測,測量水中污染物的濃度,如有機化合物、重金屬離子等。此外,也可用于大氣中臭氧、二氧化硫等氣體的監測。
3、生物化學研究:利用紫外光譜技術,可以研究蛋白質的構象變化、核酸的含量以及酶催化反應等。這對于了解生物分子的結構和功能具有重要意義。
4、食品安全:紫外分析儀可用于測量食品中添加劑、農藥殘留和營養成分的含量,以確保食品安全和質量。
![]()
總結
紫外分析儀是一種重要的儀器,能夠通過測量物質對紫外和可見光的吸收來研究其光譜特性。它在多個領域中具有廣泛應用,從藥學研究到環境監測再到生物化學研究以及食品安全,都發揮著重要作用。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,紫外分析儀將繼續為科學研究和實踐提供更準確、快速和方便的分析手段。

